When you encouter the high cpu load caused by java application, you may follow these steps to troubleshooting.
identify the PID
identify the PID, use top or htop then press P, sorted by CPU
identify the thread
identify the thread using top -n 1 -H -p PID, this command will giv
Read more ...
vim-abolish 又一款 Tim Pope 大神所制作的插件,这款插件扩展了一条名为 :Subvert 的自定义命令,作用类似于 Vim 内置命令 :substitute 的扩展。
https://github.com/tpope/vim-abolish
比如说想要将整个文档中的 man 和 dog 两个单词交换,如果用 Vim 原生的替换比较麻烦,而使用该插件则只需要
:%S/{man,dog}/{dog,man}/g
在 GitHub 页面上也有大量的使用方式介绍,这里再提一个官方页面上的用例,比如想要把所有的 facility
Read more ...
global 命令结合了 Ex 命令和 Vim 模式匹配的能力,借助该命令,可以在指定模式的所有匹配行上运行 Ex 命令。global 命令是除了点操作和宏命令之外,最强大的 Vim 工具之一。
Basic
global 命令基本形式,可以读作在 range 上,如果行匹配 pattern,那么执行全局命令 cmd
:[range] global[!]/{pattern}/[cmd]
说明:
缺省情况下,global 命令作用范围是整个文件 (%).
除了 global 还有 :vglobal 表示反转,在没有匹配 pattern 的
Read more ...
今天重新部署一个服务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错误,之前用很久都没有错,重新部署一个新环境就发生了这样的问题,问题应该就出现在新依赖的包中。
File "/usr/local/lib/python3.6/dist-packages/flask_marshmallow/fields.py", line 15, in <module>
from marshmallow.compat import iteritems
ModuleNotFoundError: No module named 'marshmallow.compat'
所以搜了一圈
Read more ...
前两天收到一份邮件,标题写着 Google Translator Toolkit to be shut down on December 4, 20191,感叹又一款良心服务要终结其生命了。虽然不常用 Google 翻译工具包,甚至很长时间这个翻译工具都偷偷的被隐藏在翻译页面的角落里面,但是不得不说这个工具曾经帮助我翻译过不少文档内容,也非常适合学习。Google 翻译工具包提供上传文档自动翻译,术语翻译等等功能,结合 Google Translate 的帮助能非常快速的辅助完成一篇文档的翻译。在自动翻译完成的基础上可以人工的进行修改润色。更甚至可以添加
Read more ...
Ubuntu 或者其他一些 Linux 发行版 (Debian/Ubuntu/Linux Mint) 会内置 Google Noto Color emoji font,如果没有也可以直接通过一个命令直接安装 Noto Color emoji.
安装字体
首先要安装支持 Emoji 的字体,个人比较喜欢 Google Noto Color Emoji,这是 Google 开源的用于 Android 的字体。并且支持力度一直都非常大。
Noto color Emoji
直接安装
sudo apt install fonts-noto-color-emo
Read more ...
Java 中的提供了一组 API 用来在运行时动态修改方法,类,接口的行为,这个被称为 Reflection。
For every type of object, the Java virtual machine instantiates an immutable instance of java.lang.Class which provides methods to examine the runtime properties of the object including its members and type information.
Read more ...
Readdy:AI 驱动的交互设计工具
Readdy 是一款可以自然语言交互的 AI 建站工具,通过对话时设计,可以实现零代码快速生成网站,还可以直接发布到 Figma,或者是一键导出代码进行进一步的编辑。 在我之前的文章和视频中,我也介绍过如何使用 Claude,Vercel 的 [[v0.dev]],还有 Google 的 [[Stitch]],[[lovable]],[[bolt new]],[[Replit]] 等等非常多通过自然语言来生成代码的工具。
简洁高效的开源网络终端 Next Terminal
我个人一直都是使用本地的 SSH Config 来管理我的 SSH 连接,虽然这个方案有自身的优点,就是安全,易配置,我所有的连接都只允许使用 SSH Key 访问,关闭了用户名密码,另外所有的配置都通过 assh 一键配置,我给所有的节点都配置了昵称,所以我只需要输入 ssh alias 就可以连接到任何我想连接的机器。
ChatWise 本地多模型支持的 AI 客户端
在我之前的视频里面当时介绍了三款不同的本地 AI 客户端,[[Cherry Studio]],[[Chatbox]],ChatWise,每个客户端都有自身的优缺点,前两款也还是开源的,但是今天要介绍的 ChatWise 是一款更轻量的,更强大的 AI 客户端,包括一些个人觉得非常好用的功能,比如本地联网搜索,MCP 支持,Artifacts 等等使用起来都非常方便。
Alist 风波以及在 K3s 中部署 OpenList
在我的待办事项和视频评论下方很多人提到过 Alist,虽然我自己也有搭建一个 Alist,但实际上并没没有真正使用起来,所以待办事项中的「编写一篇文章介绍一下 Alist」 也就一直延误了,我个人似乎并没有太多 Alist 使用的强需求,虽然 Alist 可以用来挂在很多的网盘,但是如果看过我之前的文章,我现在越来越多的避免将大量的数据存储到云端,也不再大量的使用网盘,所以很多人用 Alist 来挂在网盘并接入 VidHub,Plex,Emby 等来观看高清视频的需求其实我本地一台 Ubuntu(NAS) USB 挂在一块大硬盘,局域网 SMB 共享给 Apple TV 就已经解决我了 99% 的使用场景。
利用 SpecStory 记录每一次和 AI 的对话
今天想给大家介绍一款特别有意思的插件叫做 SpecStory,我们现在会在 VS Code, Cursor 编辑器中使用各种类型的代码辅助工具,也会利用 Cursor 等集成的 IDE 来 vibe coding,但是如果我们每一次都重头开始描述我们想要做的事情,或者每一次都新开一个聊天窗口,AI 大模型大概率会前后表现不一致,虽然我们也可以利用 Cursor Rules 等工具来给 AI 提供一些系统级别的提示词,但是 AI 在回复的过程中也可能跑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