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里面的快充,其实对应着很多个英文单次,Quick Charge, fast charge, dash charge, USB PD(USB Power Delivery), Dual charge, 这些许许多多的名词,在中文的语境中都被叫做快充其实是不太准确的。虽然都叫快充,但是其实各个设备厂商都有各自自己的实现,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快充实现是 QC,PD。
快充区别和历史
追溯快充的历史,可以追到高通的芯片,一般被用来给移动设备芯片供电。通常意义上所讲的快充是指的,通过 USB 标准,提供 5V,2A 的充电技术。
不过不同厂家都有自己的专有
Read more ...
作为 Kindle 的用户,很早就开始注意电子墨水屏,然而 Amazon 久久不推出大屏的电子墨水阅读器,这就使得阅读 PDF 变得困难,所以最开始的时候注意到了 Sony 出的两款电子墨水屏,但是无奈价格一直非常坚挺,所以在综合一番搜索之后,首先是 YouTube 上推荐了 Boox 这个品牌,再然后就是一番搜索,发现原来国内厂商一致在做着自己的努力,Boox,iReader,LikeBook 等等,台湾的厂商读墨今年也发布了 mooInk 阅读器,电子墨水屏渐渐进入了大众的视线,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技术也有了进步。所以综合考虑,我终于入手了这款 Bo
Read more ...
Joplin 是一个开源的笔记应用,曾经在调查 Evernote 代替品 的时候简单的看到过,但是当时也只是观望的态度,因为当时发现 Joplin 的插件有些不完美,有些网页 HTML 格式无法保证。
Joplin is a free, open source note taking and to-do application, which helps you write and organise your notes, and synchronise them between your devices.
但是时隔一些时间过来看,Joplin
Read more ...
总有那么一种节目,总会在不经意之间想起,《You quiz on the block》就是这样一个节目。因为刘在石,一路从无限挑战,Running Man 过来,在看过了太多室内综艺后开始对这个类型的节目有天然的抵制,街头随机采访路人,快速回答问题,最初的时候节目质量并不能维持一定的水准,但是节目在摸索的过程中渐渐进化。从原来的答题渐渐地向街头脱口秀进化,通过每一期不同的主题,将整个一集的进度链接起来。终于在上一期让我又有提起键盘写下这篇的动力。虽然每一次看《You Quiz》都会被生活在世界各个角落的普通人打动,从街头饭店的社长,到独自开理发店的老板,
Read more ...
Readdy:AI 驱动的交互设计工具
Readdy 是一款可以自然语言交互的 AI 建站工具,通过对话时设计,可以实现零代码快速生成网站,还可以直接发布到 Figma,或者是一键导出代码进行进一步的编辑。 在我之前的文章和视频中,我也介绍过如何使用 Claude,Vercel 的 [[v0.dev]],还有 Google 的 [[Stitch]],[[lovable]],[[bolt new]],[[Replit]] 等等非常多通过自然语言来生成代码的工具。
简洁高效的开源网络终端 Next Terminal
我个人一直都是使用本地的 SSH Config 来管理我的 SSH 连接,虽然这个方案有自身的优点,就是安全,易配置,我所有的连接都只允许使用 SSH Key 访问,关闭了用户名密码,另外所有的配置都通过 assh 一键配置,我给所有的节点都配置了昵称,所以我只需要输入 ssh alias 就可以连接到任何我想连接的机器。
ChatWise 本地多模型支持的 AI 客户端
在我之前的视频里面当时介绍了三款不同的本地 AI 客户端,[[Cherry Studio]],[[Chatbox]],ChatWise,每个客户端都有自身的优缺点,前两款也还是开源的,但是今天要介绍的 ChatWise 是一款更轻量的,更强大的 AI 客户端,包括一些个人觉得非常好用的功能,比如本地联网搜索,MCP 支持,Artifacts 等等使用起来都非常方便。
Alist 风波以及在 K3s 中部署 OpenList
在我的待办事项和视频评论下方很多人提到过 Alist,虽然我自己也有搭建一个 Alist,但实际上并没没有真正使用起来,所以待办事项中的「编写一篇文章介绍一下 Alist」 也就一直延误了,我个人似乎并没有太多 Alist 使用的强需求,虽然 Alist 可以用来挂在很多的网盘,但是如果看过我之前的文章,我现在越来越多的避免将大量的数据存储到云端,也不再大量的使用网盘,所以很多人用 Alist 来挂在网盘并接入 VidHub,Plex,Emby 等来观看高清视频的需求其实我本地一台 Ubuntu(NAS) USB 挂在一块大硬盘,局域网 SMB 共享给 Apple TV 就已经解决我了 99% 的使用场景。
利用 SpecStory 记录每一次和 AI 的对话
今天想给大家介绍一款特别有意思的插件叫做 SpecStory,我们现在会在 VS Code, Cursor 编辑器中使用各种类型的代码辅助工具,也会利用 Cursor 等集成的 IDE 来 vibe coding,但是如果我们每一次都重头开始描述我们想要做的事情,或者每一次都新开一个聊天窗口,AI 大模型大概率会前后表现不一致,虽然我们也可以利用 Cursor Rules 等工具来给 AI 提供一些系统级别的提示词,但是 AI 在回复的过程中也可能跑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