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一两年前就听说了 Vivaldi 这样一款浏览器,它使用 Chromium 做内核,创始人是从 Opera 浏览器出来的,不满 Chrome 横扫浏览器市场,没有给 Opera 一点喘息的机会,很多 Opera 的特性在 Chrome 上都被摘掉了。所以他们就开始搞了这一个 Vivaldi 浏览器,我记得当时听到的第一个宣传语是,快。想来 Chrome 最初打开市场时的宣传语也是快,但是多少年过去了 Chrome 虽然自身保持非常干净,但是加上自定义的扩展,也变得越来越臃肿了,但倒是也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两年前 Vivaldi 依靠这一条宣传没有吸引到我,但是我也下载尝试,并且这两年来一直存在我的电脑中。我记得之前在我看来最大的缺点便是不能同步数据,而这个功能也在之前的更新中被加上了。所以今天就非常值得拿出来讲一讲。
无法让我抛弃 Chrome 的原因
电脑中一直装着 Chrome 和 Vivaldi,但绝大多数情况下我只会打开 Chrome,毕竟这里累积了我多年的书签,扩展,同步的所有标签。
我总结 Chrome 让我无法抛弃原因:
- 第一便是同步,全平台的无缝的体验,真正做到只要一个账号即可访问所有资源,甚至可以跨平台记录在另外一个平台上当前打开的页面
- 第二,庞大且丰富的扩展,在 Chrome 应用市场几乎可以找到满足自己需求的所有扩展,我自己的扩展数量也是随着电脑内存的扩展而飞速增加,最恐怖的时候扩展列几乎侵占了所有地址栏的位置,但终究在选择之下只留下了最常用,并且最有效的插件
- 第三,快速且高效的快捷键,在 Chrome 内几乎可以不用鼠标操作而浏览任何网页
Vivaldi 介绍
从 Vivaldi 的维基百科 地址上可以知道 Vivaldi 正式诞生于 2016 年 4 月 16 号。如今也已经过去了 3 年多,同样的是特性也增加了很多。
我一直期待着加入同步功能,直到 2.2 版本也终于加上了。
Speed Dial
说到当年的 Opera 很多人第一印象便是新标签页中的快速拨号样式,同样 Vivaldi 继承了该优点。
继承了 Chrome 所有优点
因为使用的是 Chromium ,所以 Chrome 的所有优点, Vivaldi 都有,并且也可以使用 Chrome 的扩展。
快
当年因为快,抛弃了 Firefox 而选择了 Chrome,而如今竟然因为快而抛弃了 Chrome。和别人推荐的时候说的第一条理由就是快。
Quick Command
使用 F2 弹出命令行,可以直接打开书签,搜索关键字,查看历史,等等等等。
手势
Opera 当前非常流行的手势被完全引用到了 Vivaldi,但是我并不是很喜欢鼠标手势,我宁愿用快捷键。
一键截图
包括整个网页的,和局部选择的
界面美观
虽然本人到并不太介意界面,但是 Vivaldi 的细节做的确实非常贴心,加载页面的进度条,甚至无形中让人觉得页面加载变快了,切换标签页时的缩略预览图,等等都非常贴心。
小惊喜
之前打开 Vivaldi 惊喜的发现竟然能够在浏览器中直接对当前的网页进行笔记,还能自动保存截图,简直太贴心了。
更多的功能有待你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