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使用静态语言比如 C、 C++ 或者 Java 的人,在转到 Python 的时候可能第一个会疑惑的就是 Python 不需要显示的指定类型,那么 Python 是怎么知道变量的类型呢?

变量创建流程

在 Python 中,变量的创建遵循着一个非常合理的方式,以 a=3 来举例子:

  • 变量创建

    一个变量(名字)比如 a ,当第一次被赋值时被创建。

  • 变量类型 Variable Types

    一个变量永远不会有任何类型信息或者约束,类型的概念和 Object 关联,而不是变量名字。变量都是通用的(泛型),变量总是在特定时间指向一个特定的 Object 。

  • 变量使用 Variable use

    当变量出现在表达式中,他会立即使用当前指向的 Object 替换。因此,所有的变量在使用之前都必须显式的被赋值,当使用未被赋值的变量时会产生错误。

总结来说,变量会在赋值时被创建,并且能够指向任何类型的对象,在引用前必须已经被赋值。这就是动态类型模型和传统静态语言最显著的差别。

所以对于 a=3 Python 会执行三个完全不同的步骤来完成,下面的步骤显示了 Python 语言中所有赋值会执行的步骤:

  1. 创建一个对象来表示 3
  2. 如果变量不存在,则创建一个变量 a
  3. 将变量 a 连接到对象 3

变量和对象会分别保存到不同的内存中。变量永远会指向 Objects,永远不会指向其他变量,但是大型的 Objects 可能会有指向其他 Objects 的链接(比如 list 对象就可能会有很多指向其他对象的链接)。

在 Python 中,这些从变量指向对象的链接被称为引用 references ,也就是说引用是一种关联,在内存中表现为指针。每当一个变量被使用, Python 会自动跟随着 variable to object 链接。

所以这些术语理解起来要简单得多,具体来讲:

  • Variables 变量是 system table 的记录,使用空间来记录指向 Objects 的链接
  • Objects 对象是真正分配内存的,使用足够的空间来表示他们真的值
  • References 引用 会自动跟随着指针从变量到对象

概念上讲,每一次创建新的值, Python 都会创建新的对象(开辟内存空间)来表示值。内部来说,作为优化,Python 会使用缓存重用一些特定的不会改变的对象,比如比较小的 integers,strings,比如 0 并不会单独每一次都开辟内存空间,而是使用缓存。但是从逻辑上,每一个表达式的结果都会为不同的对象,每一个对象都有自己的内存空间。

每一个对象都有两个标准的 header fields:type designator 用来表明对象的类型,reference counter 来记录引用次数,何时对象应该被回收。

Types live with Objects, Not Variables

对象回收

当对同一个变量重复赋值,那么变量之前指向的 Object 会发生什么?

a = 3
a = 'Spam'

当 a 被重新赋值为 Spam 时,对象 (3) 会发生什么。在 Python 中,当一个变量名被赋值到新对象时,之前对象的空间会被回收(也就是说当当一个对象不再被变量或者其他对象引用时会被回收)。这种自动回收对象空间的机制被称为 垃圾回收 (garbage collection)。

内部实现来说,Python 通过在每一个 Object 中存储一个 counter,来追踪当前对象被引用的次数来实现垃圾回收。一旦引用计数变为 0,对象的内存空间就会被自动回收。

Shared References

上面的内容都是单一变量,如果出现变量赋值比如

a = 3
b = a

这个时候 Python 会怎么处理呢? 当变量 b 被创建时,会创建一个从 b 指向对象 3 的引用。这个有多个变量名字指向相同的对象的场景,被称为 shared reference

在上面的基础上,如果

a = 'spam'

a 被重新赋值 spam 这个时候不会影响 b 指向的对象 3.

如果

a = a + 2

同样不会影响 b 的值,对象 integer 5 会作为加号的结果放到新的内存空间,是一个新的对象,所以也不会改变 b 的值。事实上,也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改变对象 3 的值,就像之前关于 Python 类型一文 中说的那样,integer 是不可变类型,因此不能原地修改其内容。

共享引用和原地修改

当使用可变对象,比如 list 时,如果存在共享引用,要特别注意,当修改其中一个引用的对象的值时,会影响其他指向这个对象的引用。

L1 = [2,3,4]
L2 = L1
L1[0] = 'spam'

这个时候 L1,L2 变量指向的对象值都被改变了。

如果需要深度拷贝 list 时,就需要特别注意,不要使用引用。

L1 = [2,3,4]
L2 = L1[:]             # 创建了一个 L1 的拷贝
L1[0] = 'spam'          # 此时再修改 L1 则不会对 L2 造成影响

对 L1 的修改不会影响 L2 ,因为 L2 指向和 L1 完全不同的内存区域。

import copy
X = copy.copy(Y)            # make top-level "shadow" copy of any object Y
X = copy.deepcopy(Y)        # make deep copy of any object Y: copy all nested parts

判别相等

因为 Python 的引用模型,所有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判断相等的方法

L = [1,2,3]
M = L
L == M                      # Same 这时候判断的是引用是否相同,判定值是否相同
L is M                      # Same is 操作符判断是指向的对象是否相同,更强的相等判断

更比如说

L = [1,2,3]
M = [1,2,3]
L == M                      # Same 相同的内容
L is M                      # False 不同的对象

再比如

X = 42
Y = 42                      # 应该是两个不同的对象
X == Y                      # True
X is Y                      # 相同的对象,caching 在起作用

之前说过 Python 垃圾回收时,优化机制,导致 small integer 和 strings 会被缓存和重新使用,is 操作符告诉我们他们引用得是相同的对象。

事实上,如果想要知道对象的引用次数,可以使用 getrefcount 方法,在 sys 模块中。

import sys
sys.getrefcount(1)

检查对象 1 被引用的次数,常常会发现超过期待。因为 Integer 是不可变的,所以也就无所谓多少引用指向相同的对象了。

reference

  • Learning Python 4th Edition Chapter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