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符编码

总结一下常用的中文编码。

Unicode 编码

Unicode 是基于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简称 ISO)所制定的 ISO/IEC 10646 ,即通用字符集(Universal Character Set,简称 UCS)的标准来发展,在 1991 年首次以书本的形式(The Unicode Standard)对外发布。

Unicode 的编码方式与 ISO 10646 的通用字符集(UCS)概念相对应,使用 16 位编码空间。16 位 Unicode 字符构成基本多文种平面(Basic Multilingual Plane,简称 BMP),最多可以表示 65536 个字符。基本满足各种语言的使用。最新的 Unicode 版本定义了 16 个辅助平面,两者合起来达到 32 位编码空间,可以涵盖一切语言所用的符号。目前辅助平面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第二和第三平面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中。

Unicode 只与 ASCI I 兼容(更准确地说,是与 ISO-8859-1 兼容),与 GB 码不兼容。例如“汉”字的 Unicode 编 码是 6C49,而 GB 码是 BABA。

以上都是废话,下面重点:

  • 设计目的是为了表达任意语言的任意字符
  • 使用 4 字节来表示,被几种语言共用的字符通常使用相同的数字来编码
  • 每个编码数字对应一个字符

理想是好的,一种编码解决所有问题。但是问题随即出现,对于英语这样的语言,1 个字节都不需要即可表达所有字符,而每个字符都需要 4 个字节的 Unicode 编码有些浪费空间。

UTF-16 编码

尽管有 Unicode 字符非常多,但是实际上大多数人不会用到超过前 65535 个以外的字符。因此有了 UTF-16 (2 字节)编码,UTF-16 编码最明显的优点就是空间效率要比 Unicode 编码高两倍(除去 65535 意外的字符,每个字符只需要 2 个字节)

UTF 的字节序和 BOM

UTF-8 以字节为编码单元,没有字节序的问题。UTF-16 以两个字节为编码单元,在解释一个 UTF-16 文本前,首先要弄清楚每个编码单元的字节序。例如“奎”的 Unicode 编码是 U+594E, “乙”的 Unicode 编码是 U+4E59。如果我们收到 UTF-16 字节流“594E”,那么这是“奎” 还 是“乙”?

Unicode 规范中推荐的标记字节顺序的方法是 BOM。BOM 不是“Bill Of Material”的 BOM 表,而是 Byte Order Mark,他是一个特殊的非打印字符,可以把它包含在文档的开头用来指示所使用的字节顺序。对于 UTF-16 字节顺序的标记为 U+FEFE。

在 UCS 编码中有一个叫做”ZERO WIDTH NO-BREAK SPACE”的字符,它的编码是 FEFF。而 FFFE 在 UCS 中是不存在的字符,所以不应该出现在实际传输中。UCS 规范建议我们在传输字节流 前,先传输字符”ZERO WIDTH NO-BREAK SPACE”。

这样如果接收者收到 FEFF,就表明这个字节流是 Big-Endian 的;如果收到 FFFE,就表明这 个字节流是 Little-Endian 的。因此字符”ZERO WIDTH NO-BREAK SPACE”又被称作 BOM。UTF-8 不需要 BOM 来表明字节顺序,但可以用 BOM 来表明编码方式。字符”ZERO WIDTH NO-BR EAK SPACE”的 UTF-8 编码是 EF BB BF。

UTF-8

UTF-16 不够完美,不是所有字符都能够使用 2 个字节长来表达,所以要在常数时间内定位到第 N 个字符,就不得不维护另外的索引,也就影响了编码本身的设计目的。所以就有了 UTF-8 编码,它是一种可变长度编码,可以用来表示 Unicode 标准中的任意字符。UTF-8 是一种前缀码,什么是前缀码:

  • 对于 UTF-8 编码中的任意字节 B,如果 B 的第一位为 0,则 B 独立的表示一个字符 (ASCII 码);
  • 如果 B 的第一位为 1,第二位为 0,则 B 为一个多字节字符中的一个字节(非 ASCII 字符);
  • 如果 B 的前两位为 1,第三位为 0,则 B 为两个字节表示的字符中的第一个字节;
  • 如果 B 的前三位为 1,第四位为 0,则 B 为三个字节表示的字符中的第一个字节;
  • 如果 B 的前四位为 1,第五位为 0,则 B 为四个字节表示的字符中的第一个字节;

因此,对 UTF-8 编码中的任意字节,根据第一位,可判断是否为 ASCII 字符;根据前二位,可判断该字节是否为一个字符编码的第一个字节;根据前四位(如果前两位均为 1),可确定该字节为字符编码的第一个字节,并且可判断对应的字符由几个字节表示;根据前五位(如果前四位为 1),可判断编码是否有错误或数据传输过程中是否有错误。

编码对应 Unicode 和 UTF-8 转换关系

位数 字节序列 byte 1 byte 2 byte 3 byte 4 byte 5 byte 6
7 U+0000 U+007F 1 0xxxxxxx          
11 U+0080 U+07FF 2 110xxxxx 10xxxxxx        
16 U+0800 U+FFFF 3 1110xxxx 10xxxxxx 10xxxxxx      
21 U+10000 U+1FFFFF 4 11110xxx 10xxxxxx 10xxxxxx 10xxxxxx    
26 U+200000 U+3FFFFFF 5 111110xx 10xxxxxx 10xxxxxx 10xxxxxx 10xxxxxx  
31 U+4000000 U+7FFFFFFF 6 1111110x 10xxxxxx 10xxxxxx 10xxxxxx 10xxxxxx 10xxxxxx  

GB2312 编码

GB 2312-80 编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汉字信息交换用编码,全称《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标准号为 GB 2312-80(GB 是“国标”二字的汉语拼音缩写),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总局发布,1981 年 5 与 1 号发布,1981 年 10 月 1 日实施。它是一个简化字汉字的编码,通行于中国大陆地区及海外使用简体中文的地区(如新加坡等)。

GB 2312-80 收录简化汉字及一般符号、序号、数字、拉丁字母、日文假名、希腊字母、俄文字母、汉语拼音符号、汉语注音字母、共 7445 个图形字符。其中汉字以外的图形字符 682 个,汉字 6763 个。

GB 2312-80 把收录的汉字分成两级。第一级汉字是常用汉字,计 3755 个,置于 16~55 区,按汉语拼音字母 / 笔形顺序排列;第二级汉字是次常用汉字,计 3008 个,置于 56~87 区,按部首 / 笔画顺序排列。字音以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发表的《普通话异读词三次审音总表初稿》(1963 年出版)为准,字形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公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标》(1964 年出版)为准。

GBK 编码

GBK 编码标准,全称《汉字内码扩展规范》(GBK),英文名称 Chinese Internal Code Specification,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995 年 12 月 1 日制定,国家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司、电子工业部科技与质量监督司 1995 年 12 月 15 日联合以技监标函 [1995]229 号文件的形式,将它确定为技术规范指导性文件,发布和实施。这一版的 GBK 规范为 1.0 版。GB 即“国标”,K 是“扩展”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

GBK 向下与 GB 2312 编码兼容,向上支持 ISO 10646.1 国际标准,是前者向后者过度过程中的一个承上启下的标准。GBK 共收录 21886 个汉字和图形符号,其中汉字(包括部首和构件)21003 个,图形符号 883 个。

GB2312 的 code page 是 CP20936,GBK 的 code page 是 CP936。GB18030 支持的字符数更多。GB2312、GBK、GB18030 均为双字节。从 ASCII、GB2312、GBK 到 GB18030 的编码方法是向下兼容的。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 字,在 GB 2312 解码时可能就是乱码,而 CP936 并不会。

GB 18030 编码

GB 18030 有两个版本:GB 18030-2000 和 GB 18030-2005. GB 18030-2000 是 GBK 的取代版本,它的主要特点是在 GBK 的基础上增加了 CJK 统一汉字扩充 A 的汉字,GB 18030-2005 的主要特点是在 GB 18030-2000 基础上增加了 CJK 统一汉字扩充 B 的汉字。

GB 18030-2000,全称《信息技术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基本集的扩充》,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起草,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 2000 年 3 月 17 号发布。GB 18030-2000 共收录 27533 个汉字。

GB 18030,全称:国家标准 GB 18030-2005《信息技术 中文编码字符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在最新的内码字符集,是 GB 18030-2000 的修订版。GB18030-2005 共收录汉字 70244 个。现行版本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 2005 年 11 月 8 日发布,2006 年 5 月 1 日实施。此规格为在中国境内所有软件产品支持的强制规格。

BIG 5 字符集

BIG-5 码是通行于台湾、香港地区的一个繁体字编码方案,俗称“大五码”。

BIG-5 码收录 13468 个符号和汉字,符号 408 个,汉字 13060 个,分为常用字和次常用字两部分,各部分中的汉字按照笔画 / 部首排列。其中:常用字 5401 个,次常用字 7659。

GB/T 12345 编码

GB/T 12345-90 编码全称《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辅助集》,标准号为 GB/T 12345-90,1990 年 6 月 13 日发布,1990 年 12 月 1 日实施,是一个关于繁体字的编码标准。所谓“辅助集”,是与“基本集”(GB2312-80)相对应而言。即:GB/T 12345 是与 GB2312 相对应的图形字符集。原则上,本字符集是将 GB2312 中的简化字用相应的繁体字替换而成。因此,这些替代的繁体字具有与被替代的简化字相同的编码;未曾简化的汉字以及非汉字图形字符,仍是 GB2312 中的汉字和图形字符,并具有与之相同的编码。 GB/T 12345-90 共收录 7583 个图形字符。汉字以外的图形字符 716 个,汉字 6866 个,其中一级汉字 3755 个,二级汉字 3008 个,增补汉字 103 个。 关于繁体字替换简化字的原则,GB/T 12345 注明:“本标准原则上按照《简化字总表》中所列繁体字与简化字的对应关系进行替换。”《简化字总表》由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 1964 年 5 月发表,后经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作个别修改,国务院 1986 年 6 月 4 号批准发表。

748 编码

748 编码仅用于方正软件和系统,不做介绍


2015-05-15 encoding , chinese

msi笔记本型号对比

最近看笔记本,有一同学十分钟爱MSI的笔记本,于是乎就查阅了一下该笔记本的型号,顺手做一下笔记。以下就是MSI(微星)游戏笔记本常见型号,命名的解释。

##GE系列 入门级 体积与效能的平衡点 高端性价比

GE是主打影音系列,属于体积与效能的平衡点,体积并不会像GT或GX那样的庞大,不过仍有不错的效能。也可以说是入门级别的游戏本,主要是价格相对便宜。其中CPU可以自行更换,显卡为焊死在主板上的无法更换,单2.5寸硬盘位(SATA3接口)+单MSATA硬盘位(SATA3接口,主要用于MSATA接口的SSD升级)。相比GT和GX系列重量较轻,便携,因空间较小所以CPU和显卡及散热风扇为一体式设计,散热略差。 GE适合普通大学生用的,高端性价比选择,使用中端显卡,入门电竞规格,价格普遍便宜6000–9000左右。 GE可以上PCIE接口的SSD硬盘,不能再上另一块机械硬盘。但是GT本身是二个硬盘位,是可以上二块机械硬盘。GE散热是三根铜管,GT系列有五根散热导管。

##GS系列 超级本 GE基准的轻薄本 性能中高

GS 是以GE为基准再更加的轻薄,非常轻薄性能中高,配置和GE差不多,价格好像是13000左右,想要金属质感与薄型就买GS70。

##GT系列 发烧级游戏本 极致的规格、粗壮的体格加上高昂的价格

GT是主打游戏系列,纯种的高端发烧游戏本,档次从中到高都有,价格也相对贵些。简单来说就是极致的规格、粗壮的体格加上高昂的价格。其中CPU和显卡均可自行更换,升级性和扩张性好。 双2.5寸硬盘(SATA2+SATA3),支持RAID 0,同时支持微星独家的SUPER RAID技术,需通过微星独家的RAID卡实现,也因此牺牲了一个SATA3的硬盘位。相比GE系列重量较重,得益于大空间,散热为CPU独立散热+显卡独立散热+单风扇双风道设计,散热较好。特色功能有一键超频,另外丹纳音箱和赛睿的七彩背光键盘也很拉风。GT是一般都是目前顶级的显卡CPU,玩游戏最好,10000-30000W左右

##GX系列 中高级 AMD处理器 着重于GPU的效能

GX是主打单机游戏系列,奇葩的3A组合,显卡暴强而U爆弱,价格介于GE和GT之间。主要着重于GPU的效能(使用AMD的顶级显卡),CPU是使用中间的规格(像GX*40的Core i5,或是现在的AMD),所以价格又比GT系列来的更便宜。其中CPU和显卡均可自行更换,但是目前5750M已经是这台平台的最顶级U了,下代平台据说要更换新的接口了,7970M貌似可以升级8970M,有待验证。AMD的芯片组支持多SATA3,所以GX系列是双SATA3硬盘位+光驱位也是SATA3,同时也支持微星独家的SUPER RAID技术,需通过微星独家的RAID卡实现。GX系列外观和GT系列基本相同,内部构造则完全相同,得益于AMD平台的良好温控,散热是G系列里面最好的。GX是3A平台,虽然显卡是顶级的,但是CPU特差,玩一些网游和吃CPU的游戏直接跪,价格比GT便宜一些8000–10000。

##GP系列 以GE系列为基准将GPU降规来达到便宜的目的

GP最入门级的, GP系列以GE系列为基准将GPU降规来达到便宜的目的,纯粹是文书机,挂上G系列其实是来乱的。 如果你是土豪就用GT70 红龙吧,顶级CPU+780M顶规显卡,而且还可以上双显卡。优点是绝大部分游戏可Full HD特效全开且音质很棒,搭配多彩背光电竞键盘及杀手网卡与耳机强化输出。缺点是这机器至少3.5kg以上,此外变压器也很大颗,


2015-05-11 msi , laptop

Vim 小技巧

这篇文章主要总结了我在使用 Vim 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案,都是一些比较零碎的内容,如果要看 Vim 系统的内容可以参考之前的几篇文章。

Vim 中格式话 JSON

依赖 jq 命令:

sudo apt install jq

然后在 vim 中就可以:

:%!jq .

查看 Vim 使用的配置

在 vim 中输入

:script 来查看 Vim 加载使用的配置

查看 Vim 的版本

:version 来查看 Vim 的版本

在有一次使用 Vim 的时候总是无法将 Vim 选中的内容和系统粘贴板用到一起 "+y"+p 根本无法使用,后来经过网上一查, 通过 :version 一查才知道原来本地安装的 Vim 版本根本没有把 clipboard 支持编译进去。所有有的时候遇到问题第一时间检查一下版本还是比较重要的。

查看 Vim 中所有的快捷键映射

使用 :map 来查看当前 Vim 配置中所有的快捷键映射。

列选

  1. 进入 Visual Block Mode Ctrl + V
  2. 选中编辑的列
  3. Shift + i 进入编辑模式 Insert Mode
  4. 输入编辑
  5. esc 两次

批量缩进代码

如果使用 VS,或者 IDE 的同学应该都知道,如果要批量缩进代码,在这些 IDE 中都能够选择 +tab 键实现,而 Vim 中则不太一样,之前困扰我很久,现在终于有了解决方案。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提到了 Vim 的模式,现在我们要用到其中的一种 —- 选择模式。

批量缩进代码的方式如下:

  • 按下 v , 进入选择模式,如果要进入行选择模式则使用大写的 V
  • j/k 移动光标选择需要缩进行
  • 按一次> 缩进一次,按 < 回缩

如果是需要选中的行数比较多可以使用 数字 num+j 方法移动 num 行,对于有括号 { } 的方法,例如

function functionName(){
// a lot of code
}

则可以使用 % 进行括号匹配,按下 v 进入选择模式,将光标移动到 { ,按下 % ,Vim 自动找到匹配的括号并选择该函数,利用 > 即可缩进该函数。

那么,其实单行缩进就是两个大于号 >> , 回缩就是两个小于号 <<

不重启使 vimrc 文件生效

在学习阶段,我经常改动 vimrc 文件,而每一次改动就要重启一下 Vim,甚是烦恼。偶然间看到 Google Group 中有人讨论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其中看到写了不重启使 vimrc 文件生效的代码,尝试一下确实可行,做一下记录:

在命令模式下运行
:so #MYVIMRC
去帮助查看 so,其实 so 是 source 的缩写

当然你也可以在 vimrc 文件中加入

"编辑 vimrc 之后,重新加载
autocmd! bufwritepost _vimrc source $VIM/_vimr

这样每一次保存 vimrc 文件就自动加载 vimrc 文件,使之生效。而如果在 vimrc 文件中存在函数,可能会遇到 vim 警告“函数 已存在,请加!强制替换”,同样讨厌,虽然作为新手的我还不知道为什么出现这些警告,但总之解决方法就是把 vimrc 中的函数全部定义成 function! 这种形式。但其实那些警告不影响效果,不定义成 function! 也行,但是很烦人。

均匀插入空行

均匀的在行与行之间插入空行,原先的空行保留。

Vim 的 :g 命令就是为类似的任务设计的,给每一行运行单独的命令。使用如下命令完成目标:

:g/.\n\n\@!/norm o

正则匹配 /.\n\n\@!/ ,拆分成不同部分来解释:

  • . 匹配行中所有字符。(这个例子中用来排除空行)
  • \n 匹配行末尾
  • \n\@! 如果有连续两个换行则匹配失败

用命令 :h E59 查看 \@! 更多信息。我们使用 :g 命令正则匹配到符合规则的行之后,我们告诉 Vim 执行 norm o ,也就是 Normal Mode 下的 o 命令,也就是在当前行下插入空行。

总结来说,这行命令匹配所有下一行不是空行的行,然后在他们下面增加一行空行。通过这个例子,你也许想要查看一下 vim 的 wiki Power of G 来学习一下 :g 命令,已经它的姐妹命令 :v

This note is taken from superuser

从 vim 中复制到粘贴板

使用 shift+v 选中几行内容之后,如果只使用y 无法复制到系统的粘贴板中,此时在选中的情况下输入 "+y , 即可将所选内容复制到粘贴板。注意需要输入的是:引号 + 加号 + 小写 y。

而这样做需要输入三次,可以使用 map 绑定到喜欢的快捷键上,比如:

vmap <C-c> "+y

这一行配置的含义就是在可视模式下,Ctrl+c,就是将所选择内容复制到粘贴板。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运行 :echo has('clipboard') 返回的结果是 0,那么这个方法就没用,因为该版本的 vim 在编译的时候没有将 +clipboard 加入。

同理,如果想要从系统粘贴板中粘贴内容到 vim 中,使用 "+y or "*y, 引号 + 加号 +y,来从系统粘贴板中将内容粘贴到 vim 中。

NERDTree Tip

Vim 中极好用的文件管理插件,用了也有一些时间了,但是有些内容并没有仔细地看,今天突然有些需求就看了一下。常用的 NERDTree 命令有:

  • o 打开或关闭文件或目录
  • i 在水平分割的新窗口打开文件
  • s 在垂直分割的窗口中打开文件
  • t 在新标签页中打开文件
  • j/k 移动
  • J/K 到第一个或者最后一个节点
  • ? 帮助菜单

创建目录与文件

打开 NERDTree,在 NERDTree 中使用m 然后选择a,来创建文件或者文件夹,要创建文件夹只需要在输入的名字后面加上/

删除文件与目录

同理,在 NERDTree 中按下 m 会由很多选项可选,使用 d 就可以删除结点,也就是删除文件或者文件夹。

显示隐藏文件

在 NERDTree 中使用Shift+i 来显示隐藏文件。

vim 删除偶数行

使用命令:

:g/^/+d

:g 命令在所有匹配正则的行上执行

:g/LinesMatchThisRegex/ExecuteThisCommand

举例:

:g/hello/d

以上命令会删除所有包含 “hello” 的行

而与此同时 :%s 仅仅提供正则的搜索和替换,命令最后的 g 表示全局,整个文件中

:%s/hello/world/g

因此该命令会替换文中所有的 hello 为 world.

:%s 中的 s 表示替换 (substitute) , 而 % 表示整个 buffer. 因此 :%s 表示从整个文件 buffer 中替换,:%s 还可以指定行范围:

:10,15s/hello/world/g

搜索并替换 10 至 15 行中的 hello 为 world.

快速移动

在 vim 中移动 hjkl, 左下上右移动光标已经不用多说, wb, 向后向前移动一个 word。

gg 移动到第一行, G 移动到最后一行,这是最基本的,也可以使用 nG 来移动到第 n 行。

翻页技能,使用 Ctrl D 向下移动半页, Ctrl U 向上移动半页

Ctrl B 向上翻页, Ctrl F 向下翻页

  • * 号用来向下查找整个单词
  • # 号用来将光标移动到上一个在光标下的字符,比如光标正在单词 String 上,使用 # 来向上查找上一个 String。
  • % 百分号用来在匹配的括号之间跳转。
  • fx 光标跳转到下一个 x 位置,可以用来快速跳转到下一个预期的字符 x
  • Fx 向前跳跃到字符 x 位置
  • tx til 下一个 x,光标在 x 前面
  • Tx 上一个 x

让 vim 支持系统粘贴板

sudo apt install vim-gnome

配置 leader

配置的 leader 要在 map 之前

let mapleader = ","
let g:mapleader = ","

Vim 自动保存

使用现在的配置有一段时间了,不过最近有一篇文章,因为没有使用 Vim 的保存,而丢失了部分,所以想到了 Vim 应该能够自动保存的。在我丢失部分为保存内容的时候,我想起了 Vim 的 swp 文件,可惜的是我在 vimrc 配置中禁用了 swp 文件

set noswapfile

所以丢失了 swp 文件的我,依然找不回来丢失的内容。网上大致搜了一下,真的有解决方法,在 vim 丢失 focus 的时候自动保存 1

:au FocusLost * :wa
:au FocusLost * silent! wa

把这句话放到 vimrc 中,保存。另外一种方法就是 autocmd CursorHold * updateCursorHold 命令会在用户间隔 updatetime 时间 (milliseconds) 没有按下任何按键时被触发。:update 命令会保存被修改的 buffer。如果想要在插入模式下面也自动保存,那么 CursorHoldI 事件也可以被使用:

autocmd CursorHold,CursorHoldI * update

增减数字

将光标停在数字上,Vim 中 Ctrl + x 会将数字减 1, 而 Ctrl + a</kdb> 能将数字加 1 , 默认为 8 进制。

在插入模式下移动 {#move under insert mode}

前段时间听到一个问题:“Vim 如何在插入模式下移动?“,一开始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有点楞,但是对于这个问题,我开始相信有解法的,毕竟 Vim remap 还是很强大的,大致搜了一下,大部分的答案是使用 imap <C-n> <Down> 这样将 Ctrl + n 来映射到向下移动,但直到我看到了这样一则评论:

Vim is designed for navigation to be done in normal mode and text insertion to be done in insert mode. You will be much happier and more productive in the long term if you learn to use Vim the way it was designed to be used instead of fighting it. If you try it for a while and find you really don’t like a moded editor, you may want to try Emacs. It is another very powerful editor, but lets you navigate and edit without changing modes. – garyjohn Jan 7 ‘13 at 7:05

顿时我恍然大悟,Vim 设计的一大准则就是将文本的移动放到了 normal mode 中,只有插入文本的时候才会进入 insert mode。而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本质上是对 Vim 设计的挑战。所以才有了 Emacs,可以在不切换模式的情况下在编辑器中快速移动。我平时在使用的时候,其实这个需求也很少,并且 ESC ,从插入模式到 Normal mode 也不是很难的操作,所以对于我来说还好,不过可能对于许多刚刚接触 Vim ,并且对以前无模式编辑器使用比较深入的人来说,可能是一个比较难越过的坎。

不过 Vim 在 Insert mode 下还是有两个比较常用的快捷键

  • 在插入模式下,删除该行当前输入的文字,通过 `:help i_CTRL-U` 查看帮助
  • 在插入模式下,删除光标前的 word, 通过 `:help i_CTRL-W` 查看帮助

将当前单词插入到命令行

在 Vim 命令行下, Ctrl-r Ctrl-w 会复制光标下的单词并插入到命令行中。

把文件保存到不存在的目录中

:!mkdir -p %:h
:write

以超级管理员权限保存文件

:w !sudo tee % > /dev/null

参考配置

  1. http://vim.wikia.com/wiki/Auto_save_files_when_focus_is_lost 


2015-05-08 vim , tips

Vim 学习笔记 2: 组合命令

Vim 学习笔记进阶版,初级版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主要分为替换操作,多窗口操作,Vim 的 Tab 操作,以及 Visual mode 命令模式等等。

组合命令 combine command

Vim 所有的操作都是原子化的,将操作组合起来能够实现非常快捷的 Input。在引入 . 命令时需要记住这么几条原则, Vim 哲学的第一条,不要重复自己,所有重复的命令都可以使用 . 来实现,而在这一条之后需要注意的是使得操作可重复,每一次的编辑命令有意识的让其可以重复,这样就可以达成一键移动,一键执行,来实现重复编辑的脏活累活。

.    (dot) will repeat the last command 点命令重复上一个命令
n<commmand>    will repeat the command n times 将命令重复 n 次

for example:

2dd    will delete 2 lines
3p 	   will paste the text 3 times
40idesu [ESC] will write "desu " 40 times
5w     向后移动 5 个单词
6j     向下移动 6 行

Vim 还支持另一种组合

di"   光标在引号内, (d)elete (i)nside "  删除在引号之间的内容
yi(   光标在括号内, (y)ank (i)nside ()  复制在 () 中的内容
vi]   光标在中括号内, 选中 [] 内的内容
dtx   向后删除字符直到遇到第一个 `x` 字符, (d)elete (t)ill x
ytx   向后复制内容直到遇到第一个 `x` 字符

以下是命令 c 加上一些操作,其他 d(elete) y(ank) v(iual) 都可以接

ctx   向后修改内容到 `x`,也就是意味着删除光标到 `x` 中间内容,并进入插入模式
ci"                 改写双引号中的内容
ci'                 改写单引号中的内容
cib                 改写小括号中的内容
cab                 改写小括号中的内容(包含小括号本身)
ci)                 改写小括号中的内容
ci]                 改写中括号中内容
ciB                 改写大括号中内容
caB                 改写大括号中的内容(包含大括号本身)
ci}                 改写大括号中内容
cit                 改写 xml tag 中的内容
cis                 改写当前句子
c2w                 改写下两个单词
ct(                 改写到小括号前

文件中快速跳转

nG    go to line N, N is a number, like 23G means go to line 23
:x    跳转到第 x 行 x 为行号
gg    shortcut for 1G - 跳转到第一行
G     跳转到最后一行

标记和宏 macro

ma    将当前位置标记为 a,26 个字母都可以作为标记,`mb`, `mc` 等
'a    跳转到 a 标记位置
qa    将所有的键盘操作录制下来,直到再次在命令模式按下 <kbd>q</kbd>, 并存储在 <kbd>a</kbd> 中
@a    执行刚刚记录在 <kbd>a</kbd> 中的键盘操作
@@    执行上一次 macro 操作

宏命令是 Vim 中最神奇的操作之一,需要慢慢体会,关于宏命令可以参考这篇

批量替换

简单的大小写替换可以使用:

~       替换大小写
g~iw    替换当前单词大小写
gUiw    将单词转为大写
guiw    将单词转为小写
gUU     全行转为大写
guu     全行转为小写

在全文中用一个单词替换另外一个单词

:%s/ 想要被替换的字串 / 新字串 /g
  • ”%” 范围前缀表示在所有行中执行替换,% 为当前文件, 相当于:1,$s/,如果不加 % 则表示在当前行中
  • ”s” 表示 substitute 替换
  • “g” 标记表示替换行中所有匹配点。g 模式全局替换

替换的语法为::[addr]s/ 源字符 / 目的字符 /[option]

[addr] 表示检索范围,省略表示当前行。

  • :n1,n2s/word1/word2/g 从 n1 行到 n2 行,替换 word1 为 word2 全局替换
  • :%s/ = :1,$s/
  • :.,$/word1/word2/g 从当前行到尾行

s: 表示替换操作

[option] 表示操作类型

  • g 全局替换
  • c 确认,如果加上 c 选项,每次都需要确认 confirm
  • p 逐行显示结果

省略 option 时只对每一行的第一个匹配串进行替换

删除所有空行

:g/^$/d

删除所有空白行和空行

:g/^[ ][ ]*$/d

在每行开始插入两个空白

:%s/^/  /

在接下来 5 行末尾加入"

:.,5/$/"/

多窗口操作

新建与关闭窗口

在 Normal 模式下使用以下命令新建窗口

:split 			水平分割窗口,内容一样
:sp 			split 缩写
:10split 		水平分割窗口,新窗口高度 10 行
:split filename 窗口中打开新文件
:new 			功能和 split 一样
:vsplit 		垂直分割窗口,简写 :vs
:vsp            垂直分割
Ctrl-w s,v 		分割窗口的快捷方式,s 水平分割,v 垂直分割
:clo[se]        关闭窗口
Ctrl-w c 		关闭当前窗口
:on[ly]         只保留激活的窗口,关闭其他窗口

窗口间移动

Ctrl-w w          w 窗口间循环移动  Ctrl-w Ctrl-w 同样
Ctrl-w h,j,k,l    Ctrl 按下,按下 w 松开,Ctrl 松开,按 hjkl 对应左下上右

移动窗口

Ctrl-w H,J,K,L    大写 HJKL, 移动窗口

窗口最大化

Ctrl-w o    让当前文件占据整个窗口,同时会关闭其他窗口

调整窗口大小

`Ctrl-w < >` 	调整窗口宽度,`<` 缩小当前窗口宽度,向左扩展一列,`>` 增加当前窗口宽度,向右扩展一列。当然 `Ctrl-w` 之后可以使用 `n+<` 调整多列宽度
`Ctrl-w - +` 	调整窗口高度
`Ctrl-w_`       高度最大化
`Ctrl-w|`       宽度最大化

在使用 Nerd tree 插件后,可以使用 Nerd tree 内置的快捷键,在 Nerd tree 中

  • i split 一个新窗口打开选中的文件,并跳转到该窗口
  • s vsplit 一个新窗口打开选中文件,并跳到该窗口

Tabs

在 Vim 中 Tab 和 Windows 是不一样的概念,如果平时使用 Chrome 或者 Firefox,就很好理解 Tab,中文可以翻译为标签页,但是 Vim 中 Tab 和正在编辑的 buffer 不是一对一的关系,在 Vim 中每一个 Tab 能够包含多个窗口 Window。

Create New tab

有很多方法可以创建新 Tab , 这里是最简单方式:

:tabnew 	create a empty new tab
:tabedit {file} 	edit specified file in new tab

Manage tabs

Some ways to close tabs:

:tabc[lose]	close current tab
:tabclose {i} 	close i-th tab
:tabo[nly]	只保留当前 tab,close all other tabs

Some ways to move tabs:

:tabm 0 	move current tab to first
:tabm 		move current tab to last
:tabm {i} 	move current tab to position i+1
:tabs 		list all tabs including their opening windows

Ways to move between tabs:

:tabn[ext] 		    go to next tab
:tabp[revious] 		go to previous tab
:tabfirst 	go to first tab
:tablast 	go to last tab

While in normal mode, you can type:

gt 			go to next tab
gT 			go to previous tab
{i}gt 		go to tab in position i

修改文本

Insert 模式下

<BS>  退格键,删除光标前
<Del> Delete 键,删除光标后
<C-W> 删除一个单词
<C-U> 删除光标前的字符,保留光标之后的文本,保留行首的缩进,只删除第一个非空字符至光标位置之间的文本。

可视 Visual mode

v 按字符选择,在 Normal mode 下按下 v 进入 Visual mode
V 按行选择
Ctrl+Q 块选择,Windows 下,其他平台下 Ctrl+V

选择字符之后操作

d 剪切选择内容到剪贴板
y 拷贝选择内容到剪贴板
c 剪贴选择内容到剪贴板并进入 Insert mode

命令模式

:! command 暂时离开 vi 到命令模式下执行 command

把命令的结果读入 Vim

在命令模式下,可以不离开 Vim 进行操作,但如果想要把命令的结果粘贴到 Vim 中,就需要使用 read 命令

:read !ls -al

Vim 会在当前光标处插入命令执行的结果。

Other

:verbose set tabstop?    in Vim, it will tell you where the tapstop option value is coming from
:help + command  查看 Vim 命令的帮助,比如想要查看 c 命令的帮助直接使用 `:h c` 就能查到。
g <C-g>  单词统计

差不多看到这里就能够直接看文档了:http://vimcdoc.sourceforge.net/ 通过文档学习更多符合自己使用习惯的命令或者操作。

还有一些参考资料

reference


2015-05-07 vim , command , linux , editor

Vim 学习笔记:移动和编辑

Vim 入门及简单使用,包括简单介绍 Vim 模式,移动,和编辑命令。

这篇文档相较于之前的入门教程会相对比较丰富,建议入门后再阅读。可以了解到在基础操作上一些能够快速提高效率的方法。

模式切换 Change between modes

如果你不知道 Vim 的各种模式,可以参考 Vim 模式

Insert -> Normal : ESC/Ctrl-[
Insert -> Command : (Insert -> Normal) -> :

Normal -> Command : :
Normal -> Insert : iIsScCoO
Command -> Normal : Enter

插入模式

i       进入 insert mode,在光标为之前进入插入模式
I       行首非空字符前插入 , I 等同于 `^i`
s       删除光标下字符,并进入 insert mode, 等同于 `cl`
S       删除光标所在一行,并进入 insert mode 行首 , 等同于 `^C`
a       光标之后进入 insert mode
A       光标移动到行尾并进入 insert mode , 等同于 `$a`
o       在光标下一行插入一行,并进入 insert mode , 等同于 `A<CR>`
O       在光标上一行插入新行,并进入 insert mode , O 等同于 `ko`
C       删除光标及光标后到行尾的内容,并进入 insert mode , C 其实等同于 `c$`
cc      删除行,并进入插入模式
gi      进入上一次推出插入模式时位置
ESC     退出插入模式
Ctrl-[  退出插入模式

下面这些命令的一大特征是都会进入插入模式

替换模式

按如下两个按键进入替换模式:

r replace the letter under cursor
R replace under cursor till you press <Esc>

简单移动

简单的移动

    k
    ^
h <   > l
    v
    j

上面显示的 hjkl 都是光标移动上下左右一格,下面的键能够让光标移动句子或者段落

)       向后文移动一个句子,句号分割
(       向前文移动一个句子
}       向后文移动到一个段落,空行分割
{       向前文移动一个段落
<Enter> 移动到下一行首个非空字符
+       同回车
-       移动到上一行首个非空字符

高效移动

在 Vim 中,Word 有两种含义,开始我也没搞明白,过了很久才渐渐明白。广义的 WORD 可以是任何两个空格之间的内容,比如 this is a word ,就是四个大写的 WORD 。侠义的 word ,英文单词、标点符号和非字母字符都被当成一个字。如$、%、^、&、*、(、)、-、+、{、}、[、]、~、|、\、<、>、/等,均被当成是一个字。

举例说明,比如 sub-directory 就是两个 word 但是是一个 WORD 。关于 word 的参考可以见 word ,一般情况下记住大写的 WORD 是空格分割的词就行。

Vim 中使用大写命令一般将字作为广义,小写命令就是作为侠义对待。命令都是成对出现,w 和 W,b 和 B,e 和 E:

w 词向后移动
W WORD is splited by space
b 词向前移动
B WORD 向前移动
e 移下一个单词词末
ge 前一个单词词末
E 如果光标起始位置处于字内(即非字尾处),则该命令将把光标移到本字字尾;如果光标起始位置处于字尾,则该命令将把光标移动到下一个字的字尾。
0 光标移动到行首
^ 光标移动到行首**非空白字符**
$ 光标移动到行尾非空白字符
+ 光标移动到下一行非空白字符首字

以下命令可以用来翻页

Ctrl-f  下一页
Ctrl-b  上一页
Ctrl-d  下半页
Ctrl-u  上半页

下面三个按键是在不移动文档的情况下将光标快速移动到文档的开始中间和结尾

H       Move to first letter on top of screen
M 		Move to first letter on middle of screen
L 		Move to first letter on bottom of screen

与之对应的是 zt, zz, zb 分别表示将当前光标所在行移动到 top, middle 和 bottom.

另外还有两个个人不怎么喜欢使用的

Ctrl-Y/Ctrl-E

在不移动光标的情况下,将文档向上或者向下移动一行。

行内移动 move inline

f{x}  向后查找本行中的字符 x, 比如想要移动到下一个双引号时,可以使用 `f"` 来实现行内快速移动
2f{x} 向后跳转到 第二个 x 字符,2 可以替换为任意数字
F{x}   向前面查找 x
t{x}  跳转到下一个为 x 的字符前一位
T{x}  跳转到上一个为 x 的字符的后一位
;   跳转到下一个 f/t 搜索结果
,   跳转到上一个 f/t 搜索结果
g_  光标移动到行尾,包括空白字符

指定移动

nG      跳转到第 n 行
:n      跳转到第 n 行
10%     跳转到文件 10% 行
10|     跳转到当前行 10 列

复制粘贴 Copy/Paste

p   光标之后粘贴 (p)aste
P   paste before the cursor
yy  复制当前行
y   Yank 复制。Example: yw (yank word) 光标停留到词第一个字母上 yw 复制单词
y0  copy the data from cursor to begining of the line
y$  copy the data from cursor to end of the line

删除 delete

x   删除光标下单个字符,将其放到粘贴板,剪切
X   向前删除一个字符,相当于 Backspace
dd  删除光标所在一行,并把该行复制
dw  删除光标所在词 (d)elete (w)ord
d0  删除光标到该行最前
d^  删除光标到行首非空白字符
d$  删除光标到该行最后
D   相当于 d$
J   删除光标所在行的换行符
Ctrl-w      删除光标前一个单词

剪切 x ,删除 dd ,dw 用的情况还挺多的。

在插入模式下删除

在 Vim 插入模式下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来删除字符、单词或者行

Ctrl-h    向前删除一个字符
Ctrl-w 	  先前删除一个单词
Ctrl-u    删除至行首
Ctrl-k    删除至行尾

这 bash 的快捷键一致

撤销 / 重做 redo

u   撤销上一次编辑 undo
Ctrl-r redo

搜索与替换 search replace

/pattern  - 正向搜索,从光标处开始向文件末搜索
?pattern  - 反向搜索,从光标处开始向文件首搜索
n  - 下一个,往下执行搜索命令
N  - 上一个
*  - Word under cursor - forward (bounded)
g* - Word under cursor - forward (unbounded) 不包含单词边界 `\<\>`
#  - Word under cursor - backward (bounded)
g# - Word under cursor - backward (unbounded)
:s/p1/p2/g - 将当前行中所有 p1 均用 p2 替代
:n1, n2s/p1/p2/g - 将第 n1 至 n2 行中所有 p1 均用 p2 替代
:g/p1/s//p2/g - 将文件中所有 p1 均用 p2 替换

Load/Save/Quit/Change File

:e <path/to/file> open file
:w save
:saveas <path/to/file> save to <path/to/file>
:x, ZZ or :wq save and quit (:x only save if necessary)
:q! quit without saving. :qa! to quit even if there are modified hidden buffers
:q! 放弃修改之后可用 :e! 恢复修改 :e! 为放弃为保存的修改

Other

gg     移动光标到文件开头
G      移动光标到文件末尾
Ctrl-O 跳转到上一个位置
Ctrl-T 标签退栈
g; / g, 	上一个 / 下一个修改点

参考


2015-05-06 vim , linux , command , editor

Vim 中不同模式间的切换

之前的一篇文章介绍了 Vim 的多模式,这篇文章重点来讲一讲如何在这些模式之间随心的切换。

Normal - Insert

Normal - Visual

在普通模式和可视模式之间切换。

Normal -> Visual

上一篇文章 提到过 v 是通向可视模式的大门,记住 v

普通模式切换到可视模式可以有如下的方式:

命令 作用
v 字符可视模式
V 行可视模式
Ctrl-v 块可视模式
gv 重选上一次高亮区域

Visual -> Normal

如何从可视模式回到普通模式

命令 作用
Esc 最常用的回到普通模式
Ctrl-[ 回到普通模式
v / V / Ctrl-v 在对应的模式下回到普通模式

Visual -> Visual

如果想要在可视模式不同状态间调整,比如想要将字可视模式切换成行可视模式,那么直接按下对应的 V 即可。

切换选区的活动端

高亮选区的范围由两个端点决定,可以使用 o 来切换活动端点。比如说有种情况,选择选区时,发现选区开始位置不对,这时不用退出可视模式,从头开始,只需要按 o,将活动端点切换为开始端点,重新调整选区即可。

这个时候有人就要问了,对于字可视模式和行可视模式比较好理解,只有两个端点,可视如果是快可视模式,那么对于框有四个点,这个时候就需要依靠 O 来切换,在块可视模式中 O 会移动到同一行的另一端。而其他情况 Oo 一样。

Visual - Insert

可视模式和插入模式之间切换,绝大多数情况都是从 Visual 模式切换到 Insert 模式,做一些任务之后在回去。似乎很少遇到直接从 Insert 模式中切到 Visual 模式的,所以这里就直接介绍一下从 Visual 模式切换到 Insert 模式。

和普通模式切换到 Insert 模式类似,在可视模式下也可以直接使用如下按键:

命令 作用
c 删除选区内容并进入插入模式
I / A 在行可视,块可视模式下跳转到行首行尾

Ex

在任何模式下输入 : 就会进入 Ex 命令模式。


2015-05-05 vim , linux , editor , linux , vim-mode

如何写单测

单元测试是白盒测试,又被称为模块测试,是最小的测试单元。

单测应该做到:

  • 一次检测一个方法
  • 提供方法所需的参数
  • 验证结果的准确性

Why

为什么需要单测

  • 正确性保证
  • 提高代码质量,高内聚,低耦合
  • 代码重构时回归验证

测试内容

测试的内容可以包括

  • 模块接口
  • 局部数据结构
  • 分支路径
  • 错误处理
  • 边界测试

评价测试的指标,覆盖范围,是否测试代码覆盖了基本表达语句,基本逻辑块。

  • 语句覆盖,每一个基本语句是否被覆盖
  • 判定覆盖,分支的每一个路径是否都被覆盖
  • 循环覆盖,循环体,0,1,多次是否都被覆盖

Mock 工具

Mock 使用场景

  • 依赖外部调用
  • DAO 层,数据库等底层存储调用
  • 系统间异步通知
  • 应用中类(Abstract,final,static),接口等

Mock 工具工作的过程

  • Record 过程,准备数据阶段,创建依赖的 Class,Interface 后者 Method,模拟返回的数据,耗时,调用次数等等
  • Replay 阶段,调用被测试代码,执行测试,期间 Invoke 上一阶段准备的 Mock 对象或者方法
  • Verify 阶段,验证调用是否正确,Mock 方法调用次数,顺序等等

目前比较流行的 Mock 工具有 EasyMock,jMock,Mockito,Unitils,Mock,PowerMock,JMockit 等等

Best practices

Unit test 执行前后不能对环境造成污染,避免写有副作用的 TestCase

自我清理:

  • 文件
  • H2 内存数据库
  • MySQL 事务回滚 @TransactionConfiguration(transactionManager = "transactionManager", defaultRollback = true)

保持效率

  • Unit test 中不要 Sleep
  • 对于异步操作,用 Future 等待结果或者使用 CountDownLatch 通知

测试粒度

  • 测试尽量小,执行速度快
  • 一次测试一个对象,出现问题容易排查
  • 测试方法应当尽量简单明了

结果验证

  • 尽量使用 Unit test 提供的 assert/fail 方法

保持独立

  • 执行顺序不确定,因此测试用例之间一定要保持完全独立,不能相互依赖。

仅测试公有接口

  • 测试类公有 API
  • 一些测试工具允许测试类私有成员,应该尽量避免测试私有成员,否则会让测试变得繁琐难以维护
  • 如果私有成员需要进行直接测试,可以考虑重构到工具类公有方法中

覆盖边界值

– 确保参数边界值均被覆盖。对于数字,测试负数、 0 、正数、最小值、最大值、 NaN (非数字)、无穷大等 – 对于字符串,测试空字符串、单字符、非 ASCII 字符串、多字节字符串等 – 对于集合类型,测试空、 1 、第一个、最后一个等 – 对于日期,测试 1 月 1 号、 2 月 29 号、 12 月 31 号等

编写反向测试

  • 刻意编写问题代码,验证鲁棒性和是否能够正确处理
  • 异常处理方法

单元测试无法证明代码正确性,一个失败的单测表明代码可能有错误,但一个成功的单测什么也不能证明。

reference


2015-05-05 unit-test , junit , java , testing

Vim插件Vundle

简单介绍

Code Rush推荐,之后又陆陆续续看到很多在使用这款插件,所以在入门插件的时候就第一个安装了此插件,VIM如果不依靠插件来增强功能可谓鸡肋。而VIM提供的插件又很多,新手可能无从下手。幸好让我接触到了这个Vundle插件,Vundle用来安装,管理其他插件,这样以后安装插件卸载插件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用Vundle管理插件有以下好处:

  • 自动下载安装插件
  • 自动更新插件
  • 只需要保存一份配置文件即可在新环境下安装所有插件
  • 自动清理没用的插件

安装

下载地址

https://github.com/gmarik/Vundle.vim

Mac和Linux安装

  1. 安装git客户端 Mac和Linux一般默认已经安装

  2. 下载并安装Vundle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gmarik/Vundle.vim.git ~/.vim/bundle/Vundle.vim
    
  3. vimrc配置

    把以下的配置放到vimrc最前面

     set nocompatible              " be iMproved, required
     filetype off                  " required
    
     " set the runtime path to include Vundle and initialize
     set rtp+=~/.vim/bundle/Vundle.vim
     call vundle#begin()
     " alternatively, pass a path where Vundle should install plugins
     "call vundle#begin('~/some/path/here')
    
     " let Vundle manage Vundle, required
     Plugin 'gmarik/Vundle.vim'
    
     " The following are examples of different formats supported.
     " Keep Plugin commands between vundle#begin/end.
     " plugin on GitHub repo
     Plugin 'tpope/vim-fugitive'
     " plugin from http://vim-scripts.org/vim/scripts.html
     Plugin 'L9'
     " Git plugin not hosted on GitHub
     Plugin 'git://git.wincent.com/command-t.git'
     " git repos on your local machine (i.e. when working on your own plugin)
     Plugin 'file:///home/gmarik/path/to/plugin'
     " The sparkup vim script is in a subdirectory of this repo called vim.
     " Pass the path to set the runtimepath properly.
     Plugin 'rstacruz/sparkup', {'rtp': 'vim/'}
     " Avoid a name conflict with L9
     Plugin 'user/L9', {'name': 'newL9'}
    
     " All of your Plugins must be added before the following line
     call vundle#end()            " required
     filetype plugin indent on    " required
     " To ignore plugin indent changes, instead use:
     "filetype plugin on
     "
     " Brief help
     " :PluginList       - lists configured plugins
     " :PluginInstall    - installs plugins; append `!` to update or just :PluginUpdate
     " :PluginSearch foo - searches for foo; append `!` to refresh local cache
     " :PluginClean      - confirms removal of unused plugins; append `!` to auto-approve removal
     "
     " see :h vundle for more details or wiki for FAQ
     " Put your non-Plugin stuff after this line
    
  4. 安装插件

    启动vim,并运行:PluginInstall

Windows下安装

查看官方教程,官方的教程有点问题,完全按照所写配置并不能成功。

vim74     #主程序目录 对应变量 $VIMRUNTIME
vimfiles  #配置文件目录 对应变量 $VIM	
  1. 同样需要Git,并且需要Curl

  2. 下载安装msysgit,add Path to your environment.安装过程中选择Run git from Windows command prompt option安装完成之后在终端运行git --version,如果出现类似以下情况即可:

     C:\> git --version
     git version 1.7.4.msysgit.0
    
  3. 设置Curl

    以下内容保存成curl.cmd,并存到msysgit安装目录中C:\Program Files\Git\cmd\curl.cmd,在终端运行curl --version出现以下类似内容即可:

     C:\> curl --version
     curl 7.21.1 (i686-pc-mingw32) libcurl/7.21.1 OpenSSL/0.9.8k zlib/1.2.3
     Protocols: dict file ftp ftps http https imap imaps ldap ldaps pop3 pop3s rtsp smtp smtps telnet tftp
     Features: Largefile NTLM SSL SSPI libz
    
  4. 因为Windows下和mac,linux环境不同,vim的配置地址也不同,所以git clone到的目录如下: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gmarik/Vundle.vim.git vimfiles/bundle/Vundle.vim
    
  5. _vimrc

    需要将Mac和Linux中相应位置代码修改成如下代码:

     " 配置同Mac,只需要按照下面修改rtp的路径即可
     set rtp+=$VIM/vimfiles/bundle/Vundle.vim/
     let path='$VIM/vimfiles/bundle'
     call vundle#rc(path)
    

使用

使用方法很简单,只需3步使新插件生效即可

  1. 将目标插件配置进vimrc或vundle_vimrc
  2. 执行:PluginInstall
  3. 重启

常用命令

:PluginList       - 枚举已安装的插件列表
:PluginInstall    - 安装插件或者后面加上'!'更新
:PluginUpdate     - 更新插件 同 :PluginInstall!
:PluginSearch foo - 查找插件。例如查找名称为foo的插件。或者后面加'!'更新本地缓存
:PluginClean      - 清理无用插件或者后面加'!'自动清理

更多使用方法查看帮助 :h vundle

参考:


2015-05-04 vim , vim-plugin , vundle

Ubuntu 下安装 java 及问题配置

记录一下

sudo apt-get install software-properties-common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webupd8team/java
sudo apt-get update

或者下载 Oracle 的版本

wget -c --header "Cookie: oraclelicense=accept-securebackup-cookie" http://download.oracle.com/otn-pub/java/jdk/8u131-b11/d54c1d3a095b4ff2b6607d096fa80163/jdk-8u131-linux-x64.tar.gz

http://download.oracle.com/otn-pub/java/jdk/8u144-b01/090f390dda5b47b9b721c7dfaa008135/jdk-8u144-linux-x64.tar.gz

切换 java 版本

我们知道默认情况下我们会配置 JAVA_HOME 的位置,但是有些情况下需要依赖 java 运行的应用可能也会找到其他的系统自带的 JAVA 版本。

默认情况下 系统会去 /usr/bin/java 找对应的 Java 版本,可以使用

sudo update-alternatives --list java

如果新安装 Java 版本可以使用

sudo udpate-alternatives --install /usr/bin/java java /path/to/java 1

最后使用

sudo update-alternatives --config java

选择系统要优先手动选择的 java 版本。


2015-05-02 java , jdk , apt-get

Vim 多模式介绍

Vim 是一种多模式的编辑器,不同于一般的编辑器进入便是编辑模式,可以在编辑模式下对文本进行各种编辑,Vim 进入之后是在普通模式 (Normal mode) 下,需要通过不同的按键进入不同的编辑模式。在《Vim 使用技巧》这本书中,作者有一个非常贴切的比喻,如果画布之于画家,那么 Vim 之于程序员,画家在画布上真正作画的时间必然不应该,也不会超过一半时间,在真正落笔之前,画家可能会构图,调整光线,配置画笔颜色等等操作,等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再在画布上作画。Vim 这款编辑器的原理也大致如此,大部分的时间我们都会在 normal mode(普通模式) 下,进行浏览,移动光标等等,而真正要进入编辑的时候再切到 insert mode,进行文本编辑。

当然 Vim 还有其他,比如可视模式,选择模式,命令模式等等其他模式,在不同的场合使用。当你熟悉了这些常用的编辑模式之后,可能就再也回不到无模式的编辑了。因为这些模式的划分,使得不同模式下专注于该模式的使用方式,结果便使得每一种模式下对文本编辑的效率都要远远超出于无模式编辑器。

基本模式

普通模式 Normal mode

和大多数无模式编辑器不同,Vim 默认启动就是普通模式,在该模式下不能够像普通编辑器一样可以插入编辑。在普通模式中,用户可以执行一般的编辑器命令,比如移动光标,删除文本等等。这也是 Vim 启动后的默认模式。这正好和许多新用户期待的操作方式相反 (大多数编辑器默认模式为插入模式)。

在 《Practical Vim》书中,作者将 Vim 比喻为画板,使用 Vim 的用户比喻为画家,你想想画家用了多长时间用笔刷在画板上画画?画家可能在落笔之前会花很长时间研究绘画的对象,调整光线,混合颜料,等等,当真正落笔的时候也不一定是使用画笔,也可能使用调色刀来给画面增加纹理,或者使用棉棒来优化画面。画家并不依赖着画笔休息,对于 Vim 同理,画家花费零碎的时间绘画,programmers 同样花费零散的时间编写代码。更多的时间用来思考,阅读和浏览。当真正需要调整代码时,也不一定是插入,也可能是重新格式化代码,复制,移动,删除等等,在 Normal Mode 下有很多方法可以使用 (at our disposal)。

Vim 强大的编辑能力中很大部分是来自其普通模式命令。普通模式命令往往需要一个操作符结尾。例如普通模式命令”dd”删除当前行,但是第一个”d”的后面可以跟另外的移动命令来代替第二个”d”,比如用移动到下一行的”j”键就可以删除当前行和下一行。另外还可以指定命令重复次 数,”2dd”(重复”dd”两次),和”dj”的效果是一样的。学习了各种各样的文本间移动/跳转的命令和其他的普通模式的编辑命令,并且能够灵活组合使用的话,能够比那些没有模式的编辑器更加高效的进行文本编辑。

在普通模式中,有很多方法可以进入插入模式。比较普通的方式是按”a”(append/追加,光标移动到行尾并进入插入模式)键或者直接使用”i”(insert/插入)键进入。

插入模式 Insert mode

插入模式最好理解,在这个模式下用户输入的任何字符都会直接出现在编辑器中,这是大多数文本编辑器的默认模式,也是大多数新用户希望文本编辑器编辑过程中保持的模式。

在普通模式下按下 “i” 键进入,在这个模式中,大多数按键都会向文本缓冲中插入文本。但是 Vim 的设计哲学告诉我们,只有在真正输入文本的时候进入该模式,否则立即按下 ESC 退出到普通模式。

在插入模式中,可以按 ESC 键回到普通模式。

从普通模式切换到插入模式有非常多的方式,最简单最直白的便是上面提到的 i 键,直接进入插入模式,但实际上你可以用 A 将光标直接跳到行尾,再进入插入模式,或者使用 I 跳转到行首再直接进入插入模式。在之后的文章中会提到更多的切换方式,这里只需要记住从普通模式切换到插入模式的方式有非常多样的选择,如何选择切换的方式也会非常重要。

可视模式 Visual mode

Vim 的可视模式让用户可以选择一些文本,并在上面进行一些操作。这个模式大部分的编辑器也同样拥有,但是 Vim 的可视模式则有一些非常的不同,Vim 拥有三种不同类型的 Visual mode,分别操作字符,行,和块。

在普通模式下按下 “v” 键进入,使用“V”可按行选择,这个模式与普通模式比较相似。但是移动命令会扩大高亮的文本区域。高亮区域可以是字符、行或者是一块文本。当执行一个非移动命令时,命令会被执行到 这块高亮的区域上。Vim 的”文本对象”也能和移动命令一样用在这个模式中。

  • v命令进入的字符可视化模式(character-wise visual mode)。文本选择是以字符为单位的。
  • V命令进入的行可视化模式(line-wise visual mode)。文本选择是以行为单位的。
  • Ctrl-V进入的块可视化模式(block-wise visual mode)。可以选择一个矩形内的文本。(注意:在 Windows 中,Ctrl-V可能已经被影射为粘贴操作,可以使用Ctrl-Q进入块可视化模式。)

简单的记住,v 是通向可视模式的大门,上面的每一个操作都可以和 count 结合使用,比如要选择 104 行内容,可以直接 104V

  • [count]v
  • [count]V
  • [count]Ctrl-v

另外一相关的是 gv 表示选择上一次选中的区域。因此也能看到 v 键是 Visual mode 的入口了。可视模式一般有一个固定的开始,一个可以自由移动的结束符,在 Visual mode 中可以使用 o 来在开头和结尾之间切换。

在 Vim 中使用如下命令查看更多官方帮助

:h 04.4

选择模式 Select mode

这个模式和无模式编辑器的行为比较相似(Windows 标准文本控件的方式)选中内容之后敲击其他按键会直接删除选中内容并输入敲击的内容。选择模式与可视模式相似,这个模式中,可以用鼠标或者光标键高亮选择文本,不过输入任何字符的,Vim 会用这个字符替换选择的高亮文本块,并且自动进入插入模式。选择模式更多在 MS-Windows 中用到,其他系统如需启动选择模式,首先需要激活:

:set selectmode+=mouse

如果熟悉 Vim 的模式特征,那么应该很少会用到选择模式,这一模式的存在,只是为了迎合那些想要让 Vim 更像其他编辑器的用户。

在 Vim 中使用如下命令查看更多官方帮助

:h 09.4

选择模式和可视模式在状态栏提示符有差别,可视模式会显示 -- VISUAL -- 而选择模式则是 -- SELECT --。 在这两个模式下可以使用 Ctrl-g 来在可视模式和选择模式之间切换,切换的时候能看到下方 -- VISUAL ---- SELECT -- 切换。

命令行模式 Command line mode

Vim 可以追溯到 Vi,也就是那个时候产生了现在的多模式的编辑器。而依次追寻下去,vi 可以追溯到他的祖先,行编辑器 ex,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 Vim 中还保留这 ex 命令。那些原始 Unix 文本编辑器的 DNA 被保留到了现代的 Vim 中。对于一些面向行的编辑任务, Ex 命令依然是执行这些任务的最好工具。

因为历史原因,在命令行模式中执行的命令又被称为 Ex 命令。Ex 命令可以包括搜索,或者一个表达式,或者操作 buffer 等等。

在命令行模式中可以输入会被解释成并执行的文本。例如执行命令(:键),搜索(/?键)或者过滤命令(!键)。在命令执行之 后,Vim 返回到命令行模式之前的模式,通常是普通模式。当输入 : 之后 Vim 就进入了 Command Line mode。

Ex Commands That Operate on the Text in a Buffer

命令 解释
:[range]delete [x] 删除指定行到寄存器 x 中
:[range]yank [x] 复制指定行到寄存器 x 中
:[line]put [x] 放置寄存器 x 中内容到指定行后
:[range]copy {address} 复制指定行到 address 行后
:[range]move {address} 移动指定行到 address 行后
:[range]join 连接指定行
:[range]normal {commands} 在指定行执行 normal 模式下命令
:[range]substitude/{pattern}/{string}/[flags] 在指定行中用 string 替换匹配 pattern 的内容
:[range]global/{pattern}/[cmd] 在匹配 pattern 的所有行中执行 Ex 命令 cmd

其他

  • 读写文件 :edit:write
  • 创建新标签页 :tabnew
  • 分割窗口 :split
  • 操作参数列表 :prev/:next
  • 缓冲区列表 :bprev/:bnext
  • 替换,比如使用 :%s/a/b/g 将文本中所有的 a 替换成 b。
  • 搜索 /abc 来搜索文本中的 abc 字符串

Vim 为几乎所有功能功能都提供了 Ex 命令,参考 :h ex-cmd-index点击查看所有 Ex 命令

Ex 模式

这和命令行模式比较相似,在使用”:visual”命令离开 Ex 模式前,可以一次执行多条命令。我至今没用过,如果需要 Google 关键词:Vim Ex 模式。

普通模式下按 Q 进入 Ex 模式,多行 Command Line 模式

派生模式

Normal, Insert, Visual 模式都是显而易见,顾名思义的。但是 Vim 中存在一些模式经常会被忽视,在日常使用中可能经常会用到,经常一闪而过,所以我们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

操作符等待模式 Operator-pending mode

比如操作符等待模式,比如当我们执行命令 dw 时,在按下 dw 两个按键中间短暂的时间就是操作符等待模式。

所以操作符等待模式指的是普通模式中,执行一个操作命令后 Vim 等待一个”动作”来完成这个命令这个时间的模式。当我们把 Vim 想象为有限状态机,那么操作符等待模式就是在只接受 motion 命令的那个状态。当 operator 命令被按下该模式就被激活,此时没有任何事情发生,直到提供一个 motion,完成一整个操作。

这边提及的 Operator 和 Motion 在后面的文章中会经常提及,这边先简单介绍,Vim 支持命令组合,比如 daw 表示的是 delete a word 那么这里的 d 是 Operator 而 aw 是 Motion

Operator + Motion = Action

Vim 自带 Operator

Vim 也支持在操作符等待模式中使用”文本对象”作为动作, 包括”aw”一个单词(a word)、”as”一个句子(a sentence)、”ap”一个段落(a paragraph)等等。

比如,在普通模式下”d2as”删除当前和下一个句子。在可视模式下”apU”把当前段落所有字母大写。

有一些 Operator 有多个按键比如 g 开头 z 开头 Ctrl-W[ 这些按键第一个按键不会进入操作符等待模式。

插入普通模式 Insert Normal mode

对于初学者来说,经常在切换模式间变得疲惫,但是通过练习一切都会变得自然。但是 Vim 的模式在一种特殊场景下会显得笨拙:当在插入模式下,想要执行一条 Normal 模式命令,然后继续在 Insert 模式下编辑。Vim 提供了一个利落的解决方法来消除这一类的问题,这就是插入普通模式 Insert Normal mode。

插入普通模式是一种特殊的 Normal mode,这种模式下只给我们执行一次命令的机会,执行结束后就返回到 Insert mode。这个模式是触发的条件:在插入模式下按下 Ctrl-o 键的时候进入,这时暂时进入普通模式,执行完一个命令之后,Vim 返回插入模式

插入可视模式

这个模式是在插入模式下按下 ctrl-o 键并且开始一个可视选择的时候开始。在可视区域选择取消的时候,Vim 返回插入模式。

插入选择模式

通常这个模式由插入模式下鼠标拖拽或者 shift 方向键来进入。当选择区域取消的时候,Vim 返回插入模式。

替换模式

这是一个特殊的插入模式,在这个模式中可以做和插入模式一样的操作,但是每个输入的字符都会覆盖文本缓冲中已经存在的字符。在普通模式下按”R”键进入。

vim key command


2015-05-01 vim , linux , editor , vim-mode

电子书

本站提供服务

最近文章

  • Glance 个人自定义 Dashboard Glance 是一个可以自行架设的个人 Dashboard 以及 RSS 订阅信息面板。
  • Fileball 一款 iOS tvOS 上的媒体播放器及文件管理器 Fileball 是一款 iOS,tvOS 上的本地文件管理器,本地音乐播放器,本地视频播放器,以及文本编辑器,Fileball 可以在 iPhone,iPad,Apple TV 上使用。Fileball 可以连接网络共享,支持 SMB,FTP,SFTP,Synology,NFS,WebDAV 等,支持 Emby,Jellyfin 等,还可以连接百度网盘,Box,Dropbox,Google Drive,OneDrive,pCloud 等,可以作为 [[Infuse]] ,[[VidHub]] 等播放器的平替,高级版本价格也比较合适。Fileball 也支持 [[IPTV]]。
  • 在日本申请入台证材料及在线提交注意事项 本文记录入台证办理的材料及提交手续,以及在使用线上提交系统的时候需要注意的点。入台证是中华民国台湾地区出入境许可证的俗称,所有进入台湾的人都需要申请此许可证。
  • 从 Buffer 消费图学习 CCPM 项目管理方法 CCPM(Critical Chain Project Management)中文叫做关键链项目管理方法,是 Eliyahu M. Goldratt 在其著作 Critical Chain 中踢出来的项目管理方法,它侧重于项目执行所需要的资源,通过识别和管理项目关键链的方法来有效的监控项目工期,以及提高项目交付率。
  • AI Shell 让 AI 在命令行下提供 Shell 命令 AI Shell 是一款在命令行下的 AI 自动补全工具,当你想要实现一个功能,敲一大段命令又记不住的时候,使用自然语言让 AI 给你生成一个可执行的命令,然后确认之后执行。